云隙随笔

影评 | 《异形:夺命舰》

发布于 # 文学影视

在朋友告诉我这部电影有 4D 版后,我就更期待了。4D 观看后的体验确实非同凡响,座椅和吹风可以说是和电影本身完美适配:空间站与飞船的偏转、人物的失重漂浮、以及打破平静后的怪物搏杀、电梯陡降、船舱破裂的急气流,这些恰到好处的感官体验为电影添色不少。另外,这个 ”4D“ 是没有电影本身的 3D 效果的,虽然说视觉上会少了些立体感,但是裸眼观看可以避免让本就漆黑一片的画面更加看不清,其实可能反而算是优点了。

电影本身倒没太多值得细究的,毕竟《异形》系列就是图一乐。当然,这部电影的人物背景我倒觉得较《普罗米修斯》和《契约》更自洽一些,作死的程度虽然也不少但没有到人均降智的地步,仿生人的几次最高指令修改也有些意思。女主的塑造也不错,主角光环拉满了属于是。

不过,一直萦绕在我脑子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我会喜欢《异形》系列?

作为一个比较胆小的人,我向来是不太看恐怖片。但是自从高一在手机上看了《异形 1》,我又很快把后续几部看完了,甚至还看了几部同类型太空惊悚片如《深空失忆》。我试着总结一下我潜意识中喜欢这种题材的点:

  1. 披着科幻外衣。其实这类电影的科幻成分很少,但绝对没有人会认为这不是科幻片,反而复联之流可能会落入鄙视链底端(虽然我都喜欢哈哈)。其实《异形》的内核很科幻,只是这个系列更注重围观上的个人遭遇和情感冲击,而非宏观上的智能设计与物种宿命。《契约》在更深的层面有不少讨论,但让多数人入坑这个系列的本源应该还是看似非常”简单粗暴“的第一部。它的科幻内核在于对人类太空殖民的再诠释,打破了《星际迷航》式的物种乌托邦以及《银河帝国》式的人类中心主义叙事,以一种”各方面强于人类“的新物种带给了观众第一个层面的精神震撼,并以花式的残暴画面带来第二次的物理冲击。
  2. 具象的未知感。”具象“在于除开第一次观影,在后续系列中多数观众基本都知道会发生什么,而”“未知在于即便已经知道了多数信息,还是会对于部分未知信息以及已知信息何时揭晓带有不确定的忐忑。未知的恐惧属于惊悚/恐怖片的常见风格,但是未知的维度是有层级的。就像设定系推理的可能答案比古典推理多出太多一样,带有科幻设定的未知性可以比纯当前时代(甚至历史时代)的广度多了不少,同时又没有我个人很不喜欢的灵异层面的设定,这种有实感又不确定的未知感很有趣味性。
  3. 半宗教式的隐喻。这点在只有一集是雷导操刀的《Rasied by Wolves》中体现得更多一些,但是这其中的世界观还是挺有相似度的。异形本身造型上的隐喻,与基因在科学层面上的复杂性,以及偶尔浮现的符号性象征,都为系列蒙上了一层”神神鬼鬼“的面纱。但是作品又以非常具体的异形这种生物以及具有实感的他者(公司、CEO、大卫)在物质层面很好的压制了这种超自然感,这一切的隐喻和宗教语言似乎都在印证阿瑟克拉克的那句话:

任何足够先进的科技,皆与魔法无异。

  1. 另外还有一点,虽说不是起因,但作为陪伴了多年的系列电影,还是有很多情怀的。记得很清楚的是,《契约》是我高考完和同学去看的,当时就感觉这可能是高中生涯的最后一部电影了。大学后出了一款类似异形背景的桌游《复仇女神号》,也是我非常少有的喜欢的没试游戏,也陪伴了我不少的大学社团时光。看到现在这款桌游在桌游排行榜的 20 多位,我也挺欣慰的。尤其是这部电影,感觉和这款桌游的角色都挺搭的。不说了,这两个周末必找一天组织一下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