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隙随笔

影评 | 《奥本海默》

发布于 # 文学影视

下午正好在柏林参观了介绍纳粹德国历史的恐怖地形图博物馆,展览中的每一个人都缄默地观看一张张苍白的照片,冰冷的灰色建筑笼罩着一种历史的沉重感。 《奥本海默》从一个典型的科学故事出发,但诺兰选择用听证会主线的回忆片段穿插和主演敏感的情感传达淡化了理科浪漫,而以人文的视角将兔死狗烹的政治现实和压抑冰冷的后二战时期设为电影中心。电影中黑白画面与强对比的色彩构成都营造了一种纪录片式的镜头语言,并有意地体现了科学与政治、事业与家庭之间的疏离感。 此外,诺兰看起来也是刻意淡化了时间线——全片中除了新闻播报中体现的时间,剩下的画面中没有出现一处提示性的时间刻度,这在传记电影中并不常见。这种淡化时间的做法,与时间线的剪切打乱,以及奥本海默在电影中多次“预知”般的画面闪回我认为都服务于一个共同目的,即暗示原子弹爆炸后的新纪元,新的潘多拉魔盒已经打开,人们再也无法回到过去的时代,现在与未来仿佛停滞或错乱一般,营造出世界终焉般的压抑感。 初中历史中介绍奥本海默生平时提到了他在原子弹爆炸时脑子浮现的诗句: 只有一千个太阳,才能与其争辉。 小时候读到这句诗句时只感觉气势恢宏,九个太阳已经如同炼狱,千日凌空又是何等壮烈。这大抵也是当时科学家的思维,看到原子弹爆炸时更多的是兴奋与震撼。电影中替换成了“我是死神,我是世界的毁灭者”——这虽然也在奥本海默晚年回忆中提及,但看起来更像是一位经历一切的老者对往昔岁月的回忆与提炼,也少了一分科学突破的雄心壮志,而多了一分历史的沉重感。 从二战的历史到当下种种事件,不论是国内还是世界范围,越是了解越让人觉得难以轻描淡写一笑了之。二战的相关影视已经很多了,这一部作品始于单纯的科学故事,终于战争惨剧、政治权谋与意识形态,180分钟的观影体验在递进中也保持了连贯与统一,实为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