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隙随笔

影评 | 《AI创世者》:为什么未来不像未来

发布于 # 文学影视

前言

今天体验了一场“盲盒”电影——在影片播放前没人知道这是什么电影,只知道是一部提前上映的电影。这种感觉本身挺奇妙的,因为在养成了看电影前先看评分和简介/预告片的习惯后,这种完全随机的未知感仿佛很遥远了。当荧幕亮起,映入眼帘的是一架高空悬浮的大型科幻武器,我的心情很是激动,因为这些年来能让人期待的科幻电影实在是太少了。

随着故事的展开,期待感也慢慢的被磨灭,因为这又是一个人工智能的故事,尤其是在 ChatGPT 已经上线快一年的 2023 年的人工智能故事,还是在循规蹈矩地重复着老生常谈的内容。回望影史,《人工智能》是 2001 年的电影,而《我,机器人》是 2004 年的电影,让我很困惑的是为什么电影界发展了 20 年但是却可以产出仿佛倒退的电影?

人工智能题材的重复是一方面,末日废土设定的重复则是另一方面。这些年科幻电影明显对废土风格偏爱有加,我认为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拍摄成本低——制作一个极具未来感的世界多累啊,设定困难,特效成本也高。

我想到最近《马斯克传》中的一句话:

为什么未来看起来不像是未来?

一般废土设定都可以逻辑自洽:足以毁灭人类的战争或其它类似威胁让人类文明科技大幅度倒退。但是这部电影中的事故从逻辑上并没有阻碍文明发展或者导致文明倒退的理由。一场“人为事故”的核爆,加上以自卫为目的与“天网”“母体”性质完全不同的机器人社会,这部影片的设定并不贴合废土的定义,但是呈现出来的效果并不那么未来。

因此,相较于正统意义上的未来主义科幻,我更愿意将这部影片的艺术风格称之为古典柴油朋克。这个词是 Jakub Rozalski 这位画家的绘画风格,我认为和这部电影的风格非常贴近: image.png

我想特别声明的一点是,从艺术设定的角度,我虽然更希望这部电影是未来主义风格,但是蒸汽朋克柴油朋克的风格也不差,影片中的机器人藏族风格僧侣很带感。但是这种设定是很风格化的,也就是说为了艺术传达和画面构成会牺牲一定科学上的合理性,比如为什么这些僧侣要将胡须、皱纹、老者皮肤都制作得如此逼真?因此,这部电影从艺术的角度而言可圈可点,但是按照比较原教旨的科幻角度来说科技感有些不足。 此外,影片中似乎出现了一个挺有科幻感的设定:记忆提取,扫描死者脑部结构并在机器人上重现。但是科幻爱好者们很容易就会发现这设定似曾相识——而那部同样设定的《少数派报告》是 2002 年的电影,更不用说 PKD 的原著了。

抛开艺术和科幻设定不谈,接下来我就单纯聊聊剧情本身。

作为又一部探讨人与机器人关系的电影,这部作品在人文角度也显得有些苍白。里面绝大多数的人和机器人都是纯背景板,而着重笔墨聚焦的却又是设定老套的男主和小女孩。如果说除去这一层科幻外衣,这种传统公路片设定被多少影史佳作完爆了。即便是在科幻电影类别中,《人工智能》里面凭借”剪母亲头发“和”询问知晓一切的机器如何找妈妈“这两段轻轻松松就勾勒出了一个渴望母爱却饱经风霜的小机器人男孩形象,但这部电影中今年花了这么多篇幅我却还是感觉导演没有深入到小女孩的内心,让我从观感上看不出她和一个普通的人类小女孩有什么区别。想起来我去年对《芬奇》这部同样风格的机器人公路片评价也不高,但是一对比我突然感觉《芬奇》的人情味还是挺丰富的。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作为连贯的艺术风格虽然不够未来但是也可圈可点,但是从科幻设定和剧情的角度来说都平平无奇,为近几年平庸的科幻电影市场再添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