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隙随笔

所思所想 | Brick Lane

发布于 # 所思所想

近日,Brick Lane 的一面涂鸦墙被刷成了白底红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事件在中文圈内掀起了一定波澜。首先让我感到很奇怪的一点是这件事情为什么会在中文环境内引起不小的震动,因为这是一面常年被新涂鸦作品所覆盖的墙,因此不论是以何种方式喷涂甚至损毁,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完全就是一件不重要的小事。尽管细究的话这个“作品”覆盖了一位艺术家的遗作以及一些相关的悼念作品,从道德上来说是值得谴责的,尤其是策划方提前知道这个事实而故意为之。但是不论如何我都不认为“覆盖涂鸦墙”这件事情值得引起这般热度。 我相对关注的角度是,作为一个本应具有一定艺术效益的作品或行为,它是否呈现出了应有的态度和思考?

作者自称这个作品是对西方虚伪的自由主义的批判,同时又表示自己并不包含任何政治立场。作者的许多言论与行为看起来是矛盾的,但按照“作者不具有对创作作品的权威解释权”这一理论,他到底出于何种目的我认为也并不关键。如果将这个作品视为装置艺术或将整个事件行为艺术的一种,我认为它在舆论传达和思想碰撞上是成功的,只是欠缺了足够的形式美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我一直都有距离,或许也是因为我高中毕业那年正好在要求背诵价值观之前。这个概念颇有一种魔幻现实的感觉,类比“红灯停绿灯行”这个概念在15年前的深圳还反复宣传,但现在已经完全看不到了,因此我对这个宣传的目的感到困惑。更困惑的是,在这些年互联网的驯化之下,这些词单独看有些竟有些刺眼,一些词我如果在社交媒体上发出来可能还会面临额外的审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作者让这个非常矛盾的概念在伦敦重现并唤起国人的注意,我认为是很有社会意义的,尽管这也许并不是他最初的目的。

另一方面,涂鸦第二日的群魔乱舞般地再加工,让整个事件更加充满了荒诞的意味。我其实并不太欣赏这些“再加工”,因为都是单纯的文字或贴纸,有点像香港的民主墙,但不太符合街头艺术常见的涂鸦风格。不过不论如何,至少这些行为是被允许的,原作者和这些再加工者不会被冠以什么“寻衅滋事”的罪名,这一点值得关注。 最后说说我觉得这个作品在艺术上的缺陷,就是在概念传达上太过慵懒。即便是杜尚他也要在小便池上署名指代一下实物与艺术概念的分隔,而这个“作品”单纯用喷漆和挡板完成,很难让人感觉到独具匠心的艺术心意。即便是把这24个字用英文呈现出来,我觉得都会有更好的效果。一方面这样路人也都能看得懂,另一方面还有着高堡奇人般的科幻感,也更能让讽刺意味(不论是何种方面的)更加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