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隙随笔

所思所想 | 逃出大英博物馆

发布于 # 所思所想

本文是知乎问题《逃出大英博物馆》看后真的很好哭,有人和我一样看过吗?的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有三个讨论的角度:观众的角度、创作者的角度以及文物本身的相关思考。

对于观众,因为一部(并不高明的)作品而潸然泪下有什么问题吗?我认为没有。因为作品的优劣可以根据观众自身的艺术素养来判断,但是情绪上的调动有时候本能的体现,指责观众因为作品而感动正如同要求小孩在受委屈时克制哭泣一样。另外,观众所感动的是艺术加工的作品,而非现实本身,这一点是需要明确的。我看《模仿游戏》、《绿皮书》这些电影时也很感动,而当后续了解到现实与改编电影出入很大后也会有所遗憾。但是,这个后验的“清醒”的我并不能层对先前感动于一个“半虚构”故事的我进行批判,因为这只是认知上的差异而已,并且观影这种娱乐行为的认知差异也没什么上纲上线的必要性。因此,对于观看《逃出大英博物馆》的观众而言,如果能在观看后深究历史事实自然最好,但如果就是感动于作品本身也无可厚非,看视频本身就是放松行为。

但是对于创作者而言,刻意煽情显然是一个并不推崇的创作手法,就如同以前“感恩教育”制造廉价的情感让每个小孩批量复制般的痛哭流涕。并且这种行为还可能具有意识形态上的煽动性,同时还会矮化观众的审美与鉴赏能力。

此外,我想借这个事件分享一下我对于大英博物馆中国文物的个人看法。

首先我认为需要明确的一点是,能进大型博物馆的中国文物是有其绝对价值的,例如台北的雕象牙透花人物套球以及汝官哥定钧的各种瓷器,我相信大部分人看到这些文物都会被其精湛的工艺所震撼。一些评论认为“这些文物在自己国家没人会正眼相看,在国外大家才会多看一眼”,这种观点在我看来属于非常庸俗的相对主义,全然否定了文物的客观价值。

至于另外一些评论以四旧说事,认为“如果没被抢走可能早就损毁了”,听起来有些历史虚无主义的意味。中国人自己不重视文物应该谴责,但外国入侵与掠夺也是客观事实,以或然的战争遗失或者人文损毁来合理化抢夺文物这个行为本身并不合理。

当然退一步说,大英博物馆的中国文物并非全都是掠夺而来,虽然我也不清楚购买和掠夺的比例,至少《逃出大英博物馆》中的这个现代玉壶是明确交易所得。但是另一方面,历史上的“购买”很多时候就并不这么明朗了,让我感触颇深的就是敦煌千佛洞的故事:

清末的王道士向政府反馈多次千佛洞无果,因此决定自己管理千佛洞并向附件居民出售经卷。后来,英国的斯坦因闻讯前来并以极低的价格购入大量经卷,日后存放在了大英博物馆。

这其实就是当下历史文物追溯这一复杂问题的缩影:

  • 大英博物馆认为自己从道义上是无可指摘的,因为这些文物都是收藏家主动出售或者捐赠的。
  • 英国收藏家也认为自己无可非议,即便自己以极低的价格购入,但是好歹也是符合流程的买卖。
  • 早年中国的出售者同时也不理亏,上层本身不重视文物,自己谋求生计又有何妨。当然,上层自己可能与国外本就有不少合作。

追溯这种历史遗留问题无疑不太现实,因此要求文物的归还更像是一个缥缈的道义问题。但是我认为个人树立文物保护的意识很有必要,因为很多网络上的言论透露出了一种对于历史文物的轻浮感,这我认为是很可怕的。对于今日这个事件他们的立场可能是正确的,但是这是某种意义上的“结果正确,过程全错”,说不定未来哪天这些人也成了历史上的“那些人”,又要让后人的后人痛心疾首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