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隙随笔

所思所想 | 评价冰箱需要自己会制冷吗?

发布于 # 所思所想

冰箱制冷

最近几年感觉时不时能看到“我评论个冰箱还得会制冷吗”这种存在明显逻辑漏洞的话术,因此这篇随笔算是对这种表达的一个系统性反驳。 这个提问本身具有误导性,评价冰箱固然不用会制冷,但是不会制冷就可以随意评论冰箱了吗?我在写这篇文章前也在知乎上搜索了相关问题,前面几个回答大多都是在讨论外行和内行、用户与专业人士的问题,比如如果是站在用户体验的角度评价一个冰箱制冷效果不好当然可以,但是如果站在专业的角度谈论冰箱原理存在问题就不合适。这些观点没什么问题,但是不够本质,因为用户和专业人士这些身份并不一定是对立的。比如假如我是一个喜欢研究机械构造的普通中学生,那我能不能对于冰箱结构有一些自己的评价?再比如我是一个养尊处优从来不自己使用冰箱的小孩,那我作为一个用户我是否可以对冰箱进行评价? 因此能否评论无关于身份,主要取决于自身是否具有评论对象的共同视角。 共同视角是评价一个事物或者性质的基础,对于冰箱制冷而言,共同视角就是知道冰箱制冷的程度。比如“水放到冷冻层过一段时间会结冰”是多数人的认知,那么如果我发现几天后水依然无法结冰,我可以轻松的得出“这个冰箱制冷效果不好”这个结论。但是如果我这辈子从没有用过冰箱,我能否得出这个结论呢? 所以“冰箱制冷”这个问题最大的迷惑性在于,“冰箱可以制冷”这个概念在可以上网的人群中是公认的观点,因此共同视角显得毫无存在感。但很遗憾,在其它很多讨论中讨论双方并不一定有共同视角。

共同视角

如果是讨论一款菜品是否好吃,好吃与否是认知主体,但是共同视角应当是讨论者品尝过这个菜。类似地,如果是讨论一本小说或者电影是否好看,那么共同视角大概是讨论者是否看过这个作品。评价小说的共同视角,显然比冰箱制冷的共同视角要窄得多,获取这个视角的时间成本(看完一本小说)也比冰箱制冷的共同视角(只需要与冰箱有过接触)长得多。也正因为如此,对于这些高时间成本需求的讨论话题,很多的讨论从最初的时候就毫无意义,因为双方根本没有站在同一个视角下。 我前段时间看到知乎上开始对莫言口诛笔伐,不少人开始旁征博引诺奖评选委员会的颁奖词和一些其他作家的立场与观点试图证明莫言的立场问题。但是我想,要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那么是否应该要读过至少一部莫言的作品,以及是否应该对其它同时代作家以及文学史有一定了解?这个讨论所需要的共同视角限制就太高了,以至于其中多数的回答从根源上就是参考下不大的。 目前我的论述是先说明了讨论问题前共同视角的必要性,然后列举了几个其它例子试图说明人们共享视角的难度差异,但实际上还有一个问题是无法避开的:共同视角是谁来定义的?

如何共享?

电影的评论区中有一种发言屡见不鲜:“这部电影真无聊,我看了10分钟就关了”。然后底下时常有人冷嘲热讽,认为连电影看都没看完就开始肆意评论。但是如果深究的话,评价电影是否好看的共同视角,是否是“看完电影”呢?这个“共同”,究竟是谁来定义的呢? 另一个角度,有不少电影,所谓的学院派影评人和大众的评分相距甚远,这其中还有学习了不同程度电影史知识的普通影迷,那么这些不同人群中的视角是应该统一,还是应该硬性切分,还是说人群分布是连续的无法拆分? “电影”还只算是文化领域的一个分支,其它领域例如现代艺术、经济政策、女权和性别议题,诸多讨论根本没有一个清晰可见的“共同视角”。 但是无法共享,并不代表着无法讨论。或者说,“知道不存在共同视角”这在讨论中本身可以作为一个共同视角。对于这个电影评论的例子,如果评论的内容是“我只看了10分钟,但我觉得电影有些无聊”,这是否会让评论区的讨论更加平和且有效? “知道不存在共同视角”,本身可以让讨论者具有包容性,而不会非黑即白的给一些抽象问题下定论。可以说,冰箱问题所涉及的问题,本质上是一种道德约束,并不是在以最低限度谈论法律问题,也不太关乎言论自由的议题。比如我用都没用过就是想抹黑一款冰箱,从最低限度的言论自由来说完全可行。但这其中还有着网络道德问题,这种道德伦理希望人们可以共创一个有价值的良好讨论环境。

共享视角?还是共享立场

理论上这篇文章可以在上面一段结束了,但是我还是想在最后提及一下视角与立场的问题。上面所列举的共同视角,例如“知道冰箱制冷”、“品尝过对应食物”、“看过对应作品”,都是建立在一个客观事实上,而非一个主观立场。 一个有关共享立场的例子是,当我们一部电影看了10分钟感觉不好看的时候,可能会点开电影评分网站看看评分。如果评分很低,那么可能就会心一笑直接不看了。但如果评分很高,那么我们会怀疑是不是自己没有看进去,可能会多看一段时间。这种“共同立场”还会延伸,比如有部电影我没看过但是非常著名,那么当我听到一个人向我抱怨电影的诸多缺点时,可能我的第一反应是“这部电影评价这么高你却说不好看”,而不是仔细聆听他的观点。 共享立场带来的先入为主在新闻领域可能更加值得警惕。新闻的共享视角应该是对事件的过程有一个客观的认知,但显然这个“客观”是非常苛刻的。现在不少网络新闻事件一边在媒体平台上写小作文,另一边可能放出聊天记录,然后这边可能又有朋友发声…事件可能会反转又反转,最终也许警方给出了官方声明也还是有人不买账。围观群众们实际上获取的并不是一个新闻的客观事实,而是舆论意义上的“大部分网友都在批判XXX”这个预设的立场。甚至比如“因为XXX是微博大V,所以他的观点更加可信”等极具倾向性的非理性判断。再比如“反对西方媒体的舆论入侵”,“西方媒体的舆论”是一个价值而非事实判断,“入侵”也是一个价值判断,“反对”这个行为亦然。 话题谈论到这个角度已经快步入不可知论的范畴了,我也准备就此停笔。在这个所谓“后真相”的时代,以及 AGI 诞生后应运而生的信息污染,对于错综复杂的信息保持足够的认知实在困难。因此这篇文章也算是个人的警醒,希望可以在某些时刻做出“正确”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