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隙随笔

所思所想 | 丫丫与小河

发布于 # 所思所想

前言

也许是最近玩多了一款以动物为主题的桌游吧,最近对动物的兴趣莫名的高了很多,甚至过段时间还想去伦敦动物园看看。相应地,B站上也开始时不时给我推一些动物的视频,其中也包括了前段时间比较热门的熊猫“丫丫”和相对冷门但也有不少热心网友牵肠挂肚的“小河”。 本文将以这两只动物为引,先分析一下它们相应的社会问题,再衍生谈论一下我对于动物的整体看法。

丫丫:一只熊猫背后的舆论大战

在乐乐和丫丫刚走进人们视野时,我就在微信群中看到了朋友对此的讨论。那时人们主要聚焦于丫丫在孟菲斯动物园所受到的“不公”对待,网友开始勠力同心的声讨孟菲斯。在那个时候我由于对动物一概不知,用了下当时刚出的new bing,但也没有看到很多官方信息,因此也就没有过多关注了。 但是几个月后相关矛盾越来越大,在国内动物园派出专家进行检查并多次发表声明表示丫丫一切正常时,网友依然不依不挠,要求官方给出说法,那个它们“希望看到”的说法。 截止这一时刻,这个事件在我眼中有两个非常矛盾的景象: 一方面,不少网友们完全不信任美国的动物园,认为只有中国动物园才能给熊猫一个温暖的家。这是对中国宏观层面上的信任。 但是另一方面,网友们又对于中方美方发表的多次声明熟视无睹,并一口咬定官方作假。这又是对中国部分权威机构的高度不信任。 这种矛盾感很容易和民粹主义的特质联系起来,但是我写本文着眼点主要还是动物,因此我不对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做过多诠释,或者说我这种不谙世事的程序员也不具有对政治时局做出正确评判的能力。 接下来,当事实水落石出时,人们开始发现孟菲斯确实对于熊猫有着精心照顾,而国内的记录显示丫丫的家族成员均因家族遗传而夭折。事件的反转又吸引来了另一批看客,开始阴阳怪气例如“丫圣千古”、“希望丫丫早日与亲人团聚”。 丫丫,作为一只只是默默啃竹子的暮年熊猫,背后竟有着这么多毫无根据的同情,以及与它全然无关的谩骂。

小河:镜像人生

无独有偶,部分网友开始把目光投射到了另一只动物——湾鳄“小河”。 小河被网友视为丫丫的另一个版本,它是从台湾送来的礼物,但是在厦门的一家动物园未得到精心照料,甚至现在奄奄一息。小河的故事中,有两点让我特别留意。

第一点是,小河被送往内地的原因是台湾动保组织认为小河受到了虐待,因此于17年底被送出。小河在台湾的最后一段时间里,吸引了许多游客为它送行,它的主人更是泣不成声。当然,这些信息我也只能从视频和报道中看到,具体景象是否属实我也不得而知。 “动物保护”在大众视野中一直饱受争议,究其根源还是不同人群对于动物保护的内容有着截然不同的关注点。一篇知乎回答很好的区分了野生动物保护、动物权利保护、动物福利保护、宠物保护这些不同的保护对象。但其实我认为对于多数人,他们并没有一个非常准确界定的保护立场。除开法律规定的保护动物之外,人们所奉行的保护往往是“保护我所认为值得保护的动物”。不论是形单影只的羚羊,还是饥肠辘辘的独狼,或者是活蹦乱跳的芦花鸡,人们在它们所关心的动物身上倾注了自己的个人情感,并不是萌宠就一定被爱戴,也不是猛兽就必然被唾弃。因此,除了以物种多样性和生态保护这种宏观动机为目标的野生动物保护,其它打着各种旗号的保护大多都是个人情感的折射。台湾的法律出于保护的目的将小河送出,最终却造成了小河奄奄一息的惨剧,也可见动保体系在个体身上的局限性。或者说,当宏观的保护降临到了个体的动物身上,矛盾是必然产生的。

第二点是,确实能在网络上看到不少人真真切切的为“小河”提供帮助,小到日常记录,大到联系兽医提供援助,人们为小河无私奉献了许多。小河相较于丫丫,少了一些政治上的符号性,多了一些基于个体的细致关怀,而这种无关政治的情感关怀让我倍感珍贵。

动物与人:原始与纯粹的情感

在我那“万物有灵”的孩童时期,也曾幻想着与动物对话,也曾趴在出租屋的破旧瓷砖上翻阅着厚重的动物百科,也曾为上海野生动物园门口长颈鹿的故事而潸然落泪。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关注点一直放在了科学、科幻、计算机上,与各形各色的动物们渐行渐远。 作为一个喜欢量化事物计算得失的人,此前我总认为自己养一只小狗小猫是得不偿失的事情,因为动物们注定有离去的那一天,而这种离别的伤痛是我认为难以承担的。 但是现在从人们对动物的关怀以及对爱宠离去的缅怀中,我也能感受到他们行为的逻辑——无非是在与动物相伴的日子中所获得的丰富情感远大于失去它们的哀伤。 我始终认为人类得以发展的原动力,是人们能自发地做出奉献让世界熵减。伟大的程序员们倾注自己的时间与精力创造出推动世界的产品,这就是一种自发的奉献。人们996日以继夜的加班能做出贡献,但这行为本身是异化的,是为了金钱这个人为概念而产生的非自发行为。 养一只动物并照料它,不论是小猫小狗,还是暹罗鳄或是雪鸮,人们也确实是自发的爱这只动物。这就像在人生轨迹上创建并合并了一个分支,自己获得了一段经历,而倾注的对象也获得了足够的关怀。 虽然这个“奉献”对比起来并不崇高,但是至少世界上又多了一份对于一只动物的关怀。在这个观念冲突的时代,能有一份真诚与纯粹的情感,无关政治无关立场,已经很难能可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