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 | 《猫猫的奇幻漂流》
电影的中文片名有一些喧宾夺主与蹭少年pi的热度之嫌,参考英文名《Flow》的话,一方面隐藏了主体性,另一方面对于 flow 的含义可以有多层解读,而非限定语境了的“漂流”。
Flow 可以是具象的海水流动以及方舟飘荡,也可以是与猫猫内心照应的心中涟漪以及电影中出现多次的海中浮沉,亦可以是基调和谐统一且没有人声的这部电影的一种整体律动。
电影的背景更像是一个架空的平行世界地球:多个背鳍的鲸鱼、一身圣白的蛇鹫、始终处在背景中心点的孤峰、破败的旧文明遗迹与无际的极光…作品以极具风格化的艺术风格在现实基调上覆盖一层淡淡的奇幻色彩与神秘主义,让一个动物中心的故事褪去了几分人类色彩,又增添了几分神圣与预言意味。
影片中的主体角色,即猫猫,和猫猫视角中的动物们。对于猫猫的视角,除了爬上桅杆的高空俯视,多数镜头都是以一种平视或仰视的姿态来构图的,最典型的镜头例如水面上浮起和蛇鹫群的纷争。影片中的猫猫如同一个胆怯但好奇的孩童,它在丈量世界,也在浮沉中成长。
蛇鹫在影片中无疑是核心角色之一,从反抗蛇鹫领袖到被迫离群,到掌舵方舟,再到山顶飞升,有着如同圣子一般的启示感。山顶的那一幕或许是最难解读的——水珠离地而起,与猫猫一起在失重的视角中顺延而上,视觉中心的蛇鹫在五色天空的旋流中逐渐消失。或许是某种祭坛似的献祭,亦或许是一种理想化的幻想,但不论如何都是一种神秘主义的具象化——正如同前面出现的那些巨大雕像、砖石拱廊、寺庙经幡…这一切一切的魔幻色彩聚焦于了这一刻,蛇鹫消失了,洪水也似乎骤然停止。
诚然,这部作品很容易陷入过于符号化的解读,虽然这可能确实是编剧构想的一部分,例如动物以及动物背后的象征,又比方是场景和场景对应的内涵。但我还是倾向于将关注点更聚焦于动物本身,因为从猫猫的视角出发,这个世界并没有那么多符号,只有它自己和一路上遇到的动物伙伴们。影片富有巧思地给动物了更高程度的智慧但摒弃了全面拟人化,将内核非常精简的叙事平铺在了动物群像的塑造中。比较有趣的一点是,影片中没有非常确切的“交友”,一方面或许是语言不通,另一方面也是动物性格互相作用的结果。猫猫好奇却胆小,环尾狐猴自私且多疑,卡皮巴拉友善但沉默,蛇鹫自尊且有一点点高傲,导致了拉布拉多热情但处处碰壁。最终的画面是四只动物在水中“合影”,象征着一种齐力解决危难之后的情谊,让性格非常迥异的彼此有了共同的经历记忆和信任感。
最终的鹿群奔袭和彩蛋的鲸鱼浮潜可能是一种呼应,也可以是下一个轮回。从作品的基调来看,应该是一个偏理想化的故事,因此我不会往太悲观的角度考虑。另一方面,即便真是下一次洪水,成长了的猫猫和其它动物伙伴,也应该更有机会克服困难了。